于是,在目送着虫群们以宇宙候鸟般的姿态去得远了之后,静默号也按照原计划,加速离开了这只剩下一大片战舰残骸和矮行星齑粉的战场,进入另外一个重力井中。
他们依旧保持着半静默状态,在亚光速航行的时候,尽量把航线制订在星系的外环,以回避一路上可能出现的监控,或者是别的偶遇的舰队。
事实证明,所有的偶遇都是不期而遇的。
在刚刚和虫群告别的4个小时之后,便真的有一支由四艘驱逐舰组成的巡逻舰队出现在了静默号的探索范围内。不用说,自然是被招来的援兵。
他们的战斗力还不到发出救援信号的友军的三分之一,却依旧是义无反顾地赶过去了。动作甚至比预料得还要快上不少。
抛开本身素质和技能不谈,至少态度是很值得肯定的。
这种勇敢和袍泽之谊当然是值得敬佩的。更何况,区区四艘驱逐舰还不够塞牙缝的。余连决定任由他们离去。
而又是十二个小时之后,又有一支规模更庞大的帝国舰队,出现在了己方的探测范围之内,是由两艘轻母,三艘重巡,三艘轻巡、六艘驱逐舰和十二艘突击舰组成的。
不用说,这完全就是由三到四支巡逻舰队临时拼凑而成的。
此外,那两艘轻母也早早把本身携带的战机都放了出来,形成了一个直径足有一个天文单位的警戒领域,一副随时在防备偷袭的样子。
这样子可不像是在本土巡逻,更像是在敌人的国土内行军似的。
余连觉得,正在原共同体国境之内横冲直撞的帝国舰队,都比他们表现得潇洒多了。
即便是如此,这支帝国舰队也并没有发现猫在星系边缘的静默号,更没有意识到,这世上独一无二的概念兵器正锁定着他们,且随时可以将他们纳入猎杀范围内。
“这一批的话,或许是需要五到六轮齐射。不过,这也是根据昨天的战况得出的结论,实在是做不得准。例子太少了。“菲菲道。
不是太少,压根就是孤例。余连点头。
“不过,对方已经提前把战机放出来了,我们便很难做到迅速灭口。“菲菲又道。
余连故作恍然:“原来如此,电弧炮的克星居然是战机吗?你看,我就说过了,航母党才是战争的真理演变方向嘛。“
菲菲自然不会反对:“你说是当然就是了。我相信你是基于充分的科学依据才得出了如此结论,而非是偶尔遇到的一些特殊例子。“
大约是因为共同体的将士们才刚刚满足了“用帝国军试炮“的自我需求,竟然在此时表现出了一股连余连都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忍耐力,全程都保持了冷静。
就连最凶猛的大副和最唯恐天下不乱的安妮,也都没有来点“我们开上一炮“的提议。
大家目送着这批也能堪称丰富的猎物从自己的眼前飘走,然后才继续上路。
“这应该便是周边星域所有的巡逻舰队了。我们面前会出现一个不小的漏洞,应该可以适当提速了。“尼摩舰长建议道。
舰长鲜少会做出激进建议,现在便显得很有说服力了。说起来,领航员在之前也做出过同样的判断。
“就这么办吧。“余连从善如流。
事实证明,尼摩舰长只要从训练有素的婆罗门阿三管家这个角色中脱离出来的话,业务能力便永远值得信赖。
在随后的几天航行,大家便真就是顺风顺水风平浪静了。
于是,明明经过了以上的这段支线距离,静默号也还是在10月10日抵达了钢岩要塞所在地。他们现在已经从帝国边境,深入黑劳士星区的腹地了。
以这艘启明者战舰的巡航速度,本来应该是用不了这么长时间的,但大家毕竟做的是折返跑而非直线跑。能在10月上旬的最后一天抵达目的地,便已经超出一开始的预期了。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不要觉得做支线任务会耽误时间,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的。
这个星系位于钢铁小径4号和3号大道之间的交汇处,也是这个人口稀薄的工业星区的交通要道之一。各种各样的设备,什么泊位啊维修厂啊输电站啊旅馆啊之类的设施一应俱全,还有一个已经有了一千多年历史的钢岩要塞。据说还是蒂芮罗人当年探索和征服黑劳士星区时,最重要的前哨基地什么的。
这么一个历史悠久的太空城没有被当成古董,还在兢兢业业地执行着军备任务,就仿佛一个永远不死的老兵似的,倒也令人佩服。
不过,这里毕竟已经远离帝国边境,要塞规模自然不可能太大。
它是个比擎天堡要低上三个等级的地方军事基地,整体也就是一个万人级的空间站规模,就连大型舰船的泊位也都是用管道连接的半临时部件。
当然了,大约是因为之前的广域明码求救信号的缘故,泊位上自然没有战舰的存在。
不过,既然是要塞,该有的护盾、装甲、深空探测器、引力探测器、自动炮塔指挥中枢,战斗机库和要塞炮也都是应有尽有的。
帝国人再教条,也从来不敢在这方面掉以轻心。
而为了保险起见,静默号也再次开启了耗能大户的“蜃楼系统“,潜行到距那个要塞一个天文单位之外的某个巨行星的阴影处,这才开始了下一步工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